手機Banner2標題

道德經

行一善、消一因、解一果

無私章第七

2017-12-31

天長地久,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長生。是以聖人,後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。非以其無私耶?故能成其私。

語譯:

  天地有時是混沌。混沌之後,天地再判,仍舊高明,仍舊博厚。所以天地的存在,在時間上是甚為長久的。天地之所以能夠既長且久是因為具有大德的緣故,那便是純粹為利他而生,生育萬物、長養萬物,都是至公無私的犧牲奉獻,所謂天地無私覆,地無私載,日月無私照,這就是天長地久的道理。因此聖人明白這個道理,於是體天地之道,得空生之理,先人後巳,不以爭先於天下。如:在名位、權勢、貨財的處分上,依天地無私而利他的方式行事,就叫作後其身。

  天下亦莫不推尊而仰望,天與之而人歸之。千秋萬世之後,長受世人崇拜,那樣聖人的成就又佔先於一般人之前。而聖人以道德為本,以幻身為末,不求榮顯於一身,處處都是捨己為人,置自身的利害於度外,這就是所謂的外其身。天下亦莫不尊親而求保,此身未有不常存的。也就是說聖人因其克己無私而忘我之德,最後終於成道於天外,名留於世間,其精神德業(即法身)萬世永存。

  天地無私而能至於天長地久,聖人無私,而能至其法身常存。聖人之德性,本是一誠而己,誠則無私,惟知後其身,外其身,而成就天下家國萬民之德業。這不正是因為他的公正無私、無己、無我,結果反而就了他的正果之私嗎?